模板站点

思想理论教育| 余玉花、孙婉君:关于协同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若干思考

发布者:解涛发布时间:2025-01-06浏览次数:16

关于协同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若干思考

余玉花 孙婉君

37000cm威尼斯 37000cm威尼斯,上海 200241


摘   要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首先要明确治理的对象,狭义道德领域中的不道德行为(突出的道德问题)就是协同治理的主要对象。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各个领域共有的道德问题,另一类是某个领域特有的道德问题。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凸显了协同治理的必要性。要从提高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有效性目标出发,提出多样性和协同性的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可行性思路,构建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的机制体系。

关键词道德领域 突出问题 协同治理



道德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文明要素,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精神力量。道德文化状况如何,不仅衡量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明程度,也将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进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文化发展经历了裂变、混乱到逐渐清朗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社会转型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动,同样也在道德领域引起激烈震荡,新旧观念冲突不仅影响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发展,也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迷茫、焦虑甚至痛苦的境况。随着国家法治化和现代化的推进,经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培育和践行,我国道德文化大有改观,社会道德风气总体良好。然而,由于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某些沉疴顽疾并不会随着社会道德的改善而销声匿迹,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不道德的现象,有的道德问题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干扰甚至破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对于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应纳入国家治理的范围。基于道德问题的特殊性,其治理必须多方面携手,采用多种手段协同进行,以期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的对象分析


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首先要明确治理的对象,这就涉及对“道德领域”的理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机制”。[1]其实,关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提法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了。虽然学界关于治理的探讨很多,但是对于道德领域及其问题的研究不多。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忽略了“道德领域”这一重要概念的研究,有的想当然地去理解“道德领域”,以至于对治理对象模糊不清,也就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毫无疑问,“道德领域”是一个新概念或新提法,只有在明晰这一概念的前提下,才能找出该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即明确治理的对象,并提出治理的思路。

由于“道德领域”是一个新概念,在《伦理学大辞典》《辞海》中都找不到相关解释,学界亦说法不一。一般来看,关于“道德领域”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的理解:第一,纯理论的领域。道德领域就是关于道德的学说和理论体系。第二,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的领域。道德领域是一个涉及人类行为、价值观、规范和准则的领域。第三,道德领域范畴论。道德领域是指涉及人类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的范畴。第四,道德领域结构论。道德领域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所构成。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者对“道德领域”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学理解释,他指出,道德领域和道德是有区别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形态”,[2]而道德领域是指“与道德相关的社会与人的一切精神现象”,“道德领域本质上是生活的、实践的,属于道德实践范畴,这是道德领域与道德的根本差别之所在”。[3]

结合道德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道德领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领域是指所有关涉道德善恶问题的社会精神现象,包括各种道德理论、道德观念、道德舆论、道德规范、道德习俗和道德行为。道德理论是道德意识形态最为明显的体现,是影响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最主要的思想因素。由于道德理论本身就是道德意识,是理论化的道德意识,而道德意识的产生具有复杂的利益因素,所以任何时代的道德理论都具有多样性,即使在社会封闭性的时代,统治阶级强力将他们的道德意识形态推高至统治地位,但仍然挡不住其他道德理论(道德意识)的存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舆论同样是道德意识的体现,因而也具有多样性。在民主开放的时代,道德意识的多样性就更为明显。狭义的道德领域是指社会生活实践领域中的道德行为,包括社会个体的道德行为和社会群体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当然是离不开道德意识的,道德这一社会现象归根结底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是人类价值观念的体现。然而,道德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道德无疑是一种意识,康德将其称之为“理性”,黑格尔称之为“意志”,中国古人称之为“心念”。但是,道德不仅是一种意识观念,道德还具有实践的特点,康德称之为“实践理性”。黑格尔认为,主观的“道德的意志表现于外时,就是行为”。[4]道德行为与道德意识是统一的,是道德意识支配下人的行为选择,不是出于道德意识的行为则不能称之为道德行为。鉴于道德实践性的特点,笔者主张,治理道德问题宜以狭义的道德领域为主,兼顾广义的道德领域存在的道德问题。换言之,即把狭义道德领域中的不道德行为即突出的道德问题作为治理的主要对象。

之所以从狭义道德领域的范围来考虑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皆因出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可行性和治理效果的考虑。因为治理作为一种具有管理功能的调控方式,其治理对象一般具有可视的、可感觉的客观实在性的特点。而道德意识的特点是精神性的,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具有可视性,也难以把握和调控,因而难以成为治理的直接对象。但是,道德意识外化的道德行为则具有可视的、可感觉的客观实在性。道德行为不仅使道德意识实在化,也建构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存方式,“道德是人的智慧存在方式”。[5]不过,必须指出的是,道德行为分为善和恶两种完全对立的行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显然指的是那些不遵守道德规范、危害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这些恶性行为正是道德领域必须治理的对象。

回到道德现实,在道德领域究竟存在哪些突出的需要重点治理的道德问题?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各个领域共有的道德问题,如失信行为。经济领域的失信行为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制作出售有毒有害食品等,政治领域的失信行为有欺上瞒下、以权谋私、数据注水、搞“面子工程”等,司法领域的失信行为就是造成冤假错案,学术领域的失信行为有抄袭剽窃、数据造假、学历造假等,医疗领域的小病大治也是一种失信行为,媒体网站上的虚假信息亦是失信行为。另一类是某一领域特有的道德问题。比如,银行证券领域中的金融欺诈,慈善领域中的不慈善,医疗领域中的滥用药品、胡乱诊治、手术红包,教育领域中的施暴学生、师德不端,文化领域中的胡编乱造、“三俗”娱乐,公共场所中的道德冷漠、乱抛垃圾、不遵守交通秩序,家庭领域中的家暴和不忠诚不孝道,网络领域中的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网络偷窃、侵犯隐私,等等。

上述道德问题之所以被称为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在于这些道德问题的危害性极大。一是这些道德问题危害面极广,既损害国家利益,影响国家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也损害社会集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二是这些道德问题损害了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体的道德形象;三是这些道德问题破坏了社会秩序,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模糊了人们的是非观念,搅乱了人们精神世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四是这些道德问题对道德本身具有损害性。由于道德问题都发生在道德实践的场域,并且是以行为的活动形式直接表现出来的,人们感同身受,其结果就可能使人怀疑道德规范的价值,动摇人们对道德的信任和追求,降低道德信仰的感召力,产生对道德生活的失望感和无力感,这必然对道德造成极大的伤害和冲击力。道德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凸显了有效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迫切性。


二、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反映了道德突出问题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社会道德秩序、人们的道德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危害性,也意味着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从而凸显协同治理道德突出问题的必要性。

1. 道德突出问题分布的领域广

从前文的列举可见,道德突出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领域,而是涵盖了社会大多数领域。当然,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存在的广泛性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道德整体性的崩塌。事实上,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还是很大的,无论在道德理论方面还是道德实践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人们的道德素养也在不断提升。也就是说,即使道德领域存在突出道德问题,那些失德败德也并非占主导地位。但是,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在多领域发生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里提出道德突出问题存在的广泛性,目的是要指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难度。道德问题治理难度不仅在于问题多,而且由于领域的不同,道德问题的行为表现各有不同,其中涉及的因素极为复杂。比如,道德行为主体的差异、道德行为主体指向的利益诉求千差万别。又如,引起不道德行为的原因或动机也是各有不同:有的为名,有的为利;有的是出于报复,有的是为了泄愤;有的是情势(环境)所迫,有的完全是率性而为。再如,有的不道德行为还打着道德(公正、爱国、权利、自由、公义、忠诚、仁爱)的旗号,似是而非,从而模糊了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为的界限。还有的以社会团体和组织作为主体所产生的不道德行为,牵涉到的利益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各个领域道德突出问题虽然在行为内容、行为特点、行为动机、产生原因等方面各不相同,但相互间又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并非彼此完全隔绝,常常产生“蝴蝶效应”,从而扩大了危害性。这也足以说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困难多多,靠某一个领域或某一种手段的治理是根本不行的,必须有新的治理思路。

2.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产生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有密切的关系,造成了道德问题治理的难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这种观念性的意识形态源自人类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生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6]所以,古人理解的道德就是指生活习俗。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讲,生活习俗不能简单地认定为道德,但“道德却存在于风俗习惯之中”。[7]就现代人的社会生活来看,社会生活是丰富多样的,同样,社会生活对道德观念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善德的促进,也有生恶的可能。经济活动是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人们道德观念发生的主要根源。现代市场经济充溢着巨大的利益诱惑,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提供了各种获利的机会,而市场竞争更是催生了人们争利的动力。由此,市场经济在激发人们创新创业精神、奋发向上精神和自由自主的主体精神的同时,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也催生了逐利的贪婪、不择手段牟利的观念和行为。随着市场经济利益化原则溢出经济领域,流向非经济领域,使政治、文化等社会其他领域也受到冲击。当然,这些领域也有其特殊的活动,并形成各种观念。比如,政治领域的现代化培育了民主、爱民、服务的意识,但由于政治是权力集中的领域,也会产生特权意识、官僚态度。又如,文化领域的活动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其中包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食粮,传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助于培育良好的道德观念;但另一方面,文化活动娱乐性的特点和为了追求收视率、流量(影响力),也会迎合文化消费者的某些偏好而胡编乱造,生产低俗、庸俗和媚俗的产品,传递不健康的道德观念。而在社会领域中,由于社会开放和人口的流动,社会交往更加频繁和便捷,有助于人们形成自由、包容的理念,但是现代社会陌生人的交往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不信任、产生占便宜的小心思和道德冷漠态度。特别是互联网培育了人们自由、热情参与公共活动的理念,但是网络的虚拟性和控制性弱的特点容易助长不道德观念,助长一部分网民行为的随意性、欺骗性和暴力性。

社会生活对道德观念及其行为的支配,不仅在于社会生活是道德观念的滥觞之地,而且道德观念的变化也缘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例如,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进入,科技在改变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包括道德观念。由于道德观念及其行为与社会生活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尤其是社会生活对道德观念及行为具有多重性的影响,那就意味着不能表面化地看待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而要看到道德问题背后的原因,特别是根源性的原因,看到其复杂性的特点,不能就事论事地简单地看待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而要有道德问题治理的复杂性思维和关联性思路。

3.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主体性强,增加了道德问题治理的难度

尽管道德源于社会生活,但是道德并不被动地依附于社会生活,道德有其独立存在的特性,因为“道德是一个特殊的系统”。[8]虽然对道德特殊性的认识不尽相同,有的指称为“自由意志”,有的把道德义务看作是真正的自由,有的认为道德是幸福的欲望,中国古人把道德看作是天道在人内心的体现。所有上述理念都不否认道德主体性、主观性的特性。道德问题本质上属于观念性的问题,和人的内心信念、精神追求相关,而人的内心世界是最难把握的。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认识这个问题。

一方面,道德观念深藏于内心,是形成道德行为动机的来源。一般情况下,通过道德行为可以了解到行为主体的道德动机(道德意识),因为道德行为是由道德动机发动的,是道德意念下的道德行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看,道德行为与内在的道德动机是一致的,道德主体的观念通过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然而,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之间一致性的关系并非确定不变的,因为道德动机完全是主观性质的、内在的,而道德行为虽然带着主体理性,却具有外在性和客观性。既然道德行为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特点,那么道德行为必然要与社会、他人、环境发生实质性的关系,因而道德行为不免受到主体之外的其他因素的牵绊,从而导致道德行为可能偏离甚至背离道德主体最初的意愿,造成道德行为与道德动机不一致的结果。事实上,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之间错位的情况并不少见,不仅道德行为有脱离道德动机轨道的结果,发生好心办错事的问题,而且道德动机也可能引发相互矛盾的多种道德行为。可见,道德行为并不能完全反映道德主体内心真实的想法。另外,不能排除某些貌似道德的却并不是出于道德动机的行为,严格地说,不是出于道德动机的行为哪怕被称为好结果的行为也不能算作是道德行为,因而不能作为道德问题进行治理,在治理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认真的甄别。

另一方面,道德内心具有复杂性和易变性。一般来说,道德内心的变化具有两方面的结果,既有向更高道德水平迈进的好的变化,也有良心变坏,导致人的道德堕落的后果。现实中,那些腐败堕落的官员早年可能也是道德高尚的好青年,但是走上权力高位之后,内心信念发生了动摇,不能坚持党性初心和道德良心,而滋生了贪欲之心和玩弄权力之心,从而无视党纪国法,伸出肮脏的手,牟取不义之财,追求腐化生活。虽然人的道德行为变化有外在环境和条件影响的因素,但归根到底是人的道德内心发生变化了。行为由内心来驱动,道德行为亦是道德内在信念驱使的结果。因此,道德问题的治理必须将道德行为与道德动机综合起来考虑,如果仅仅针对道德行为的治理,其结果可能是治标不治本。但由于道德主体内心的复杂性和易变性,给道德问题的治理增添了诸多的变数和难度。


三、构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机制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复杂性和艰难性,要求我们转换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思路,从提高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有效性的目标出发,以复杂性思维应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难题,由此提出协同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理路和构建具有可行性的协同治理机制的对策。

1. 对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新理解

道德问题的复杂性说明了单一的治理主体、治理方法、治理手段难以达到解决道德问题的效果。当然,协同治理道德问题的理论和对策并不是现在提出来的。就协同治理的概念而言,国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提出,90年代成为公共管理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本世纪进入中国理论界和国家战略制定的话语中,那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提法,并且协同治理的话题从公共管理领域拓展到其他社会领域,包括道德领域,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其实,治理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协同的涵义。在公共管理领域中,治理之所以取代管理,就是因为治理是一个现代的理念,是针对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危机、困境、风险而提出的新概念。治理同传统的以国家权威(权力)一统天下的线性管理的思维不同,强调的是国家、社会组织乃至公民个体多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思路。既然是多主体的管理模式,那就有一个主体之间的协同问题。如果说治理与协同治理有何区别的话,治理更偏重于权力的分配,属于管理学、政治学的范畴;协同治理中的协同源自理工科的协同学,“研究由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诸如电子、原子、分子、细胞、神经元、力学元、光子、器官、动物乃至人类)所构成的各种系统”。[9]可以看出,协同学具有系统学的影子,寻找的是不同系统之间关联性以及如何整合成大系统的规律。由此可见,协同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理论,也适合于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故而协同治理是一个可应用于多学科的广谱性的概念,同样可应用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活动。

关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协同治理十年前已有研究,但主要限于德治与法治的协同研究。德治与法治的协同当然是必要且重要的,因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密切,并且存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共同点,如规范性的特点。然而,鉴于道德问题治理的复杂性,只有德治与法治的协同显得太狭窄了,不足以应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复杂性治理的需要。协同学理论提出,不仅相同相近系统之间可以建立协同关系,即使有些看似不相干的领域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可协同的要素,关键是要将那些可协同的要素或条件挖掘出来,发挥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作用。

2. 道德问题协同治理机制的道德意义

协同治理的讨论说到底还是停留在理论的范畴内,而要在现实中实施协同治理必须探讨协同治理的运作条件,也就是要将道德问题协同治理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这是协同治理机制提出的意义所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的机制就是指协同治理的要素、功能和运作,包括要素的结构和关系、功能作用和运作方式。缺少这些条件,道德问题协同治理就难以开展。所以,建立道德问题协同治理机制的价值就在于:从实践的意义上解决如何协同治理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机制是一个广谱性的概念,机制运用于道德问题的协同治理,必须满足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特殊要求,使机制与道德问题协同治理有机融合起来,成为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机制,从而促进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真正实施,并产生预期的效果。作为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机制,必须具备如下的要求:

首先,机制的性质要与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相一致。这是机制与道德问题协同治理融合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机制具有道德属性的情况下,才能在道德问题协同治理中发挥作用。如何衡量机制具有道德属性?一是机制要与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目标相一致。协同治理道德问题目的在于整治道德风气,维护道德秩序,这应该成为协同治理机制的道德使命。二是协同治理机制的各种要素应当具有道德的适合性,符合道德治理的要求。在协同的视域下,道德问题治理机制的要素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如治理主体要素的多样性、治理手段要素的多样性、治理方法要素的多样性。道德治理机制的多种要素中不乏具有道德意义的要素,但也有不少要素并不具有道德性质,这也是协同治理包容性的特点所在,即充分整合道德之外的其他要素嵌入道德问题协同治理之中。然而,机制中那些非道德性质的要素要成为道德问题协同治理机制的要素的话,则必须内含道德的意蕴,至少不能缺少合理性的质性,否则就不能构成道德问题协同治理机制的要素,也难以在协同治理中发挥作用。三是协同治理机制运作必须具备道德价值的指向。如果说,要素是机制形成的基本条件的话,那么运作才是发挥机制作用的关键。机制的运作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功能的呈现,同样也承载着价值的指向,尤其是协同治理涉及的对象是道德问题,因而对机制运作的道德价值指向更为期待,因为机制运作的道德价值关系到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效果与质量。

其次,机制能够提供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可能性。道德问题协同治理机制的道德性虽然是机制的必备条件,但是对于协同治理来说,仅有机制要素和运作的道德性还不能达成协同治理道德问题的目标。协同治理机制的一大职责是使道德问题协同治理能够运转起来,一是协同能够达成,二是治理能够进行。这就要求机制将治理道德问题相关的各种要素整合起来,形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形成协同关系。当然,协同关系是以治理道德问题为目标的,因而要素结构并不是固化的存在,而是在机制提供的方式下形成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运动结构体,从而赋予协同治理道德问题的能力和可能性。

再次,机制能够提升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有效性。就道德问题协同治理来看,存在着协同好不好、治理能力强不强的问题,这关系到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的效果,同样也提出了协同治理机制的质量问题,良好的机制必定能提高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有效性。一是机制要素与道德问题治理有直接关联性,通过筛选,舍弃那些没有直接关联性的要素,有直接关联性的机制要素才能够发挥治理道德问题的作用。二是机制要素结构组成的合理性。比如,主体要素之间的协调性,手段要素之间的配合和支持,可以提升治理道德问题的协同性。三是机制运作方式的科学性。比如,明确治理目标,确保治理道德问题的准确性;主体要素与手段要素的匹配性;治理过程的有序性;等等。

3. 构建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机制体系

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协同性决定了协同治理机制的多样性和协同性,并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机制系统。

其一,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主体协同机制是协同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主要机制,其功用就是确定协同治理的主体。但是,哪些能成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主体?这些治理主体能否构成协同治理的关系?从道德问题的广泛性的特点来看,协同治理主体的涵盖面比较广,包括党政机构、企事业等社会组织、媒体机构、学校、社区、家庭乃至公民个体,都有责任参与道德问题的治理。但是如此广泛的治理主体,如何能协同呢?这就需要有牵头者,组成协同治理的共同体,或称之为协同治理的主体结构。这里提出几种协同治理的主体结构。一是由党组织牵头,如以中央文明办和地方文明办为核心组成协同治理道德问题的主体结构;二是由政府牵头,如以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为核心组成协同治理道德问题的主体结构。这两种主体结构也可合并为党政联合牵头的协同治理的主体结构,主要针对的是普遍存在的道德顽疾,如失信问题。三是由某一领域党政机构牵头的协同治理的主体结构,主要针对的是某一公共领域存在的道德问题,如学校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四是由社会组织牵头的协同治理的主体结构,如企事业的行会组织、协会和社区组织等,针对的是某一行业或某一方面的道德问题。必须指出的是,在由社会组织牵头的主体结构中,党组织始终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其二,多种手段协同治理的机制。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复杂性需要多种手段同时使用,以提高治理道德问题的强度。道德问题治理手段很多,有党的纪律检查;政府的行政干预,包括内部的道德监察和社会的各类管理中对不道德行为的直接干预,如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等;司法介入,对那些达到了违法犯罪程度的不道德行为的干预;经济手段,如限制高消费、控制信用准入门槛等;技术手段,如网络屏蔽和封杀;还有道德治理的手段,包括道德社会舆论(群体性的)、道德理论批判(专家主体)、道德教育引导;等等。多种手段如何整合成协同治理的要求?不难发现,手段使用与治理主体密切相关,有些手段与治理主体具有直接对应性,有些手段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治理主体。比如,道德舆论,借助现代新媒体,所有组织机构和公民个体都可以发声,形成强大的社会道德舆论。总之,每个道德问题治理主体都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协同使用多种手段,一起发力,汇聚成强大的治理力量。不过,多种手段的协同不能理解为使用所有手段。手段使用贵在智用,要根据道德问题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手段的协同使用,有的手段要重用,有的手段要轻用,有的手段可能不能用。比如,当某种不道德行为尚未达到违法犯罪的程度,司法手段就不能用。手段的灵活智用、相互配合恰恰是治理道德问题协同性的体现。

其三,目标一致的协同治理机制。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具有多样性,既有长期存在的道德顽疾,也有突发性、影响恶劣的典型道德问题,而且道德问题还呈现不断变化的状态。鉴于此,多主体参与治理时,协同治理主体要根据道德问题情势的变化,瞄准协同治理的主要目标,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由于道德行为具有观念性的特点,而道德观念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对某一道德问题的治理会对其他道德问题的治理产生涟漪性的社会效应。目标共治机制就是要避免协同治理中出现的矛盾,如果主体治理目标不一致,各行各事,就难以形成协同治理的效果,甚至产生新的道德问题。目标一致的协同治理能共同打击不道德行为,维护道德秩序,营造良好的道德风气。

其四,协同治理的制度机制。无论是多主体协同治理还是多种手段协同治理都需要有制度保障。也就是说,制度要创造道德问题协同治理的条件,使道德问题的协同治理有规可依。近年来,关于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党和国家出台了多项措施,包括征信体系的建立、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的公布、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的发布等。特别是在道德和法律的协同上有重大突破,除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外,维护道德公正和道德秩序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这为协同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打开了新局面。然而,随着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的思路不断拓展,多主体、多手段的协同治理机制的运作,需要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比如,协同治理的领导机制、协同治理的协调机制、协同治理的信息机制、协同治理的奖惩机制等。在制度的保障作用下,必将进一步健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协同治理机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

[2][3]钱广荣,钱进.道德领域及其突出问题的学理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4(2).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译者:范杨,张企泰.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16.

[5][7]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3,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

[8][英]B.威廉斯.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M].译者:陈嘉映.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74.

[9][德]H.哈肯.高等协同学[M].译者:郭治安.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





(《思想理论教育》202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