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和提升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37000cm威尼斯于2019年10月举行第三期研究生读书会活动。在学院研究生会主办下,读书会活动分六个小组进行。
10月17日上午,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第一小组读书会在法商南楼116室举行。37000cm威尼斯孔文清副教授带领小组成员研读《论语》。
孔老师叮嘱同学们要按照章节次序细细品,逐字逐句地读《论语》,并论证了《论语》实为伦理之学。“伦”即是关系,伦理学讲的是人伦之理,这与《论语》不谋而合。孔老师讲到,儒家思想的“本”或者核心就是家庭中的人伦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并被孟子以五伦的形式集大成地概括出来。然后,孔老师特别强调,古今中外唯有儒家思想是围绕人伦关系展开的。修己家国克天下,中心是人伦;道、理、心、性、命最后落脚到人伦;王阳明认为“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朱熹提出“有是物必有是理”,例如耳目可衍化聪明之德。西方伦理名为伦理,却从未从人伦之理讲起。西方更多讲美德是理念,是知识,与现实无关,将道德与现实生活脱离开来。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功能卓越,康德认为道德为理性自我立法,宗教、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道德情感主义等等皆未贴近人伦。最后,孔老师启发我们,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从日常生活起源,当今的道德教育模式可供借鉴;同时,儒家的道德哲学是相对而言,不可绝对视之,就如梁漱溟所讲,“相对论即真理”。
10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读书会在法商南楼116室举行。在读书会中,徐峰老师详细地介绍了选择《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利和历史》这本书的原因并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就选择《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利和历史》这本书的原因,徐峰老师解释道: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将眼光放在国内,对国内的现有成果进行学习研究,而且要把眼光放到国外,对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要有所关注,开阔视野,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角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在谈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时,徐老师认为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有许多的流派,比如法兰克福流派、分析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对于《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利和历史》这本书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了解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
在读书会即将结束时,老师希望我们能够多读一些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文献,丰富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同学们也积极地给予回应,相信通过此次读书会活动同学们一定收获良多。
10月23日上午,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第二小组的读书会活动在学院二楼大厅举行。37000cm威尼斯叶方兴副教授带领小组成员共读埃利亚斯的著作《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
同学们依次分享阅读感悟后,叶老师着重对阅读背景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叶老师首先谈到推荐阅读《文明的进程》这本书的原因,指出它在社会史的叙述上具有整合性和调和性,尤其是将宏观的社会结构和微观的个体心理联系起来。对我们从大历史观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从日常生活片段和细节研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生活,都具有重要启发。然后,叶老师讲解了思想史的相关背景。在梳理社会学产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叶老师指出社会学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救赎和矫正。并对社会学研究的两种思路进行了总结。一种思路注重结构。另一种思路注重行动和行动者,更加关注社会行动者内在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和精神状况。在这种思想理论背景下,埃利亚斯关注文明发展、社会发展和个体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相互交织的动态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叶老师谈到作者埃利亚斯的人生经历,并对同学们提出的具体问题逐一解答。
此次读书会活动中,叶老师从自己的阅读感悟出发,主要介绍了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和作者的个人背景。并强调作为研究生的我们不仅要知道书中的知识性观点和内容,更要探讨知识背后的生成机制。
10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读书会在法商北楼225举行。杨丽萍老师带领小组成员对《政治学原理》这本书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讲解,并教授了论文书写和综述分类的相关知识,同学们认真听取、积极交流,读书会顺利开展。
读书会伊始,杨丽萍老师介绍了推荐阅读《政治学原理》这本书的理由,老师对《政治学原理》这本书进行定位,表示这本书应该成为同学们学习研究的工具书,不必深究,却要常看常新,对书中基本知识点进行理解,以免犯常识性错误。另外,推荐同学们仔细阅读顾海良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打好专业基础。紧接着老师详细介绍了史料型论文和史论型论文的特点,对综述分类方法进行解释,如区域化研究、城市史研究、断代史研究等等。并对同学们如何快速获取文献信息分享了较实用的方法。
最后,老师对同学们提出好好读书,踏实学习的学习要求,鼓励同学们锻炼自身写作能力,珍惜时间,有所收获。
2019年10月24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生读书会在宋宏老师主持下在法商北楼225举行。本次读书会围绕宋老师推荐的丛小平所著的《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交流了心得体会,并一起探讨了相关问题,以达到丰富专业知识和培养问题视角和意识的目的。
首先,八位同学依次发表各自的读书体会,在此过程中,向豪同学对于此书本身作了系统规范的理解叙述,焦平亚和其他同学对此书衍生出的从近代社会和师范学校对教育等现实问题的反思。其次,在讨论过程中,能做到敢发言、发真言、敢质疑,不仅宋老师与学生讨论热烈,同学之间的观点也进行了碰撞和交锋。最后,由宋老师作读书会的总结发言,强调做研究一定要有问题意识。
2019年10月2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读书会在黄亚玲老师主持下在法商北楼217室举行。本次读书会围绕黄老师推荐的《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交流了心得体会。
读书会的开始,黄老师就学习方法为大家作了指导,随后,同学们就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感受进行了交流。随后,黄老师依次给每位同学的发言作了点评,并针对读书的过程提出了客观的建议。黄老师指出,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有怀疑的态度。同时指出,写文章要以学术为主,观点是从史料中得出的,再者是用史料去支撑,同时提醒大家读书要拓展思路和视野。
最后,黄老师建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学可以借鉴史学研究方法和态度,同时结合老师的指导、自己的兴趣点找到研究方向。